簡 史

  1950年,張鳴(驚聲)、張建邦父子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1958 年改制為文理學院,1980 年正名為淡江大學。淡江迄今已發展成擁有淡水、台北、蘭陽、網路等4 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 9 個學院、約22,000名學生、2,000位專兼任教職員工及約32萬名校友,是國內具規模且功能完備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

  淡江以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為永續經營的目標,創校至今逾七十年,始終秉持著日新又新的精神,重視教學品質、學術研究與學習服務。1992年淡江引進「全面品質管理」機制,持續提升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的品質,締造了多項優異的績效,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推崇,並於2009年榮獲「國家品質獎」殊榮。

  在歷任的校長中,張建邦博士從民國53年(1964年)開始接任,細心擘劃,引導學校的成長,其貢獻最為卓著;其後陳雅鴻、趙榮耀 2位校長亦銳意革新;林雲山校長戮力經營,成長迅速;張紘炬校長持續推動三化教育理念,校務再創新高;張家宜校長開啟「淡江第四波」關鍵轉變,發軔「淡江第五波」智慧翻轉,形塑優化四個校園;現任葛煥昭博士於2018年8月就任,帶領本校持續發展與建設「淡江第五波」,以「超越」為校務新里程,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通過註冊商標「AI+SDGs=∞」為本校努力目標,透過雙軌轉型提升教學及行政效能,達成「共創大淡水,智慧大未來」之中長程校務發展願景。

  在一體多元、多元一體的四個校園裡,淡江堅強的行政團隊,積極運用整合創新策略和「同僚」、「官僚」、「政治」、「企業」四個管理模式,推動融合「專業、通識、課外活動」課程和「德、智、體、群、美」的「三環五育」教育,使淡江大學的學生在「國際化」(未來空間格局)、「資訊化」(未來生活模式)、「未來化」(未來時間架構)之三化教育理念以及「樸、實、剛、毅」校訓的薰陶下,能夠「立足淡江、放眼世界、掌握資訊、開創未來」,鍛鍊成為具心靈卓越的淡江人。

淡江大學校門廣場一角
校徽
淡江大學校徽
校徽是學校的象徵,本校的校徽係由名藝術家 藍蔭鼎所設計,形為一大鈴,時人習稱為鐘。「鐘鈴」二字與張創辦人建邦先父張鳴(字驚聲) 的稚年學名「鐘鈴」相同,一則為紀念他,同 時現在的鈴,古人亦用為鐸,為施教而設,《論語.八佾》篇就有時人以孔子為木鐸的記 載。鐘之上端附以雙翼,象徵「振翼高飛,突飛猛進」的精神。鐘之上鐫「淡江」二字。
校旗
淡江大學校旗
校旗以藍色為底,校徽置於旗之中央,三條白槓分置校徽兩旁,表示三民主義,下有淡江大學四字。
校訓
淡江大學校訓
樸儉無華 存誠抱樸
實踐力行 崇法務實
剛柔相濟 無欲則剛
毅然果敢 志道弘毅
校歌
淡江大學校歌
浩浩淡江 萬里通航 新舊思想 輸來相將
博學審問 明辨篤行 自成機杼 用為世匡
學戒驕固 技守專長 樸實剛毅 大用是彰
彼時代之菁莪兮 國家之貞良
(願)乾乾惕厲兮 莫辜負大好之時光